行業新聞/ Industry news
“到2025年,力爭每年建成3—5個具有典型示范價值的省級美麗河湖,積極爭創一批國家級美麗河湖,形成獨具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保護與建設經驗”。這是《山東省美麗河湖保護建設與管理工作方案(試行)》(以下簡稱《工作方案》)提出的明確目標。
為加強美麗河湖保護、建設與管理,山東省參照生態環境部《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(試行)》《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(試行)》,結合全省實際出臺《工作方案》。據悉,這是全國首個明確了美麗河湖從“保護—建設—管理”全鏈條工作的指導文件。
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、一級巡視員羅輝說:“《工作方案》明確了山東省美麗河湖保護、建設與管理的指導思想、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,要求統籌水資源、水環境、水生態,滿足群眾親水需求,推動與水文化、水經濟產業的融合,分批建成‘水豐河暢、水質優良、生物多樣、人水和諧、水興惠民’的美麗河湖示范,為全國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提供山東樣板?!?/span>
開展美麗河湖保護建設恰逢其時
美麗河湖是美麗中國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。
數據顯示,經過多年的治理,山東省水環境質量發生了歷史性、轉折性、全局性變化。2022年,全省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3.0%,首次突破80%,優于國家下達的年度目標15.7個百分點,同比改善5.2個百分點,V類及以下水體連續兩年保持清零,全省水環境監測指標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。
羅輝對記者說:“‘十四五’時期,國家明確提出,新時期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要由過去以污染治理為主,向水資源、水環境、水生態等流域要素協同治理、統籌推進轉變,而加強美麗河湖保護建設和管理是治水工作邁向‘三水統籌’的重要實踐及示范。因此,立足當前水環境治理工作形勢任務,開展美麗河湖保護、建設和管理適逢其會、恰逢其時?!?/span>
開展美麗河湖保護、建設與管理,也是水環境治理由單純追求水質提升向“保水質、增顏值”齊抓共管轉變的重要措施。山東省基于國家“三水統籌”工作要求和全省現狀,提出了“保水質、增顏值”治水總體思路,即在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的基礎上,不斷提升河湖的顏值水平,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治水的成效。
“五水共建”打造美麗河湖精品典范
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郭琦告訴記者:“《工作方案》圍繞‘創建什么樣的美麗河湖—創建多少美麗河湖—如何創建美麗河湖—如何進行成效評估—怎樣進行典型示范’的思路,全面構建了美麗河湖保護、建設與管理的總體框架?!?/span>
《工作方案》提出,按照“示范一批、引領一批、全面建成”三個五年的階段部署,開展美麗河湖保護和建設,到2025年,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的工作機制基本建立;到2030年,美麗河湖建成比例力爭達到60%左右;到2035年,全省具備條件的河湖基本建成“清水綠岸、魚翔淺底”的美麗河湖。
記者注意到,在美麗河湖建設標準方面,山東省立足全省河湖稟賦條件和實際特點,將生態環境部指標體系中“有河有水、有魚有草、人水和諧”的“三水統籌”,拓展到“水豐河暢、水質優良、生物多樣、人水和諧、水興惠民”的“五水共建”,進一步強化了“親民性”。
在美麗河湖主要類型方面,山東省堅持“千姿百態、各美其美”的建設導向,將美麗河湖主要分為河流型、湖泊(濕地)型、水庫型3種類型。其中,河流型美麗河湖適合于自然形態優美、水質優良、水生生物生存良好、能夠較好滿足群眾親水需求的水體,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的“體驗感”;湖泊(濕地)型美麗河湖適合于湖泊(濕地)水面面積得到保持或擴大、營養狀態良好、生物多樣性豐富、文化旅游價值得到充分挖掘的水體,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的“幸福感”;水庫型美麗河湖適合于水量充沛、符合水功能區劃目標要求、立足周邊特色資源優勢發展水經濟產業、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水體,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的“獲得感”。
《工作方案》明確了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重點任務,圍繞“五水共建”目標,梳理了水資源保障、水環境治理、水生態修復、親民性提升、水文化水經濟協同發展五個方面,指導各市有目標、有方向地開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,同時建立健全動態管理和長效管護工作機制,鞏固提升美麗河湖保護和建設成效,高標準打造美麗河湖精品典范。
《工作方案》還從強化組織領導、組織案例篩選、加強政策激勵、強化宣傳引導四個方面,提出了美麗河湖保護、建設與管理的保障措施。
“省級統籌資金用于支持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,提高各市開展美麗河湖保護、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積極性。對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的淄博、日照兩市,每個給予了1000萬的獎勵資金?!鄙綎|省生態環境廳財務處處長、二級巡視員邵長城對記者說。
20項指標指導各市加強長效管護
山東省生態環境規劃研究院院長謝剛對記者說:“為加強對各市的指導,《工作方案》共設置了3級20項評價指標,其中9個指標為‘必選’指標,是美麗河湖保護、建設與管理的基本要求;11個指標為‘可選’指標,是各地可根據實際開展的特色工作?!?/span>
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將根據美麗河湖案例篩選程序,每年組織開展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篩選工作,為各地互學互鑒發揮示范引領作用,篩選程序主要包括形式審查、專家評議、現場核查、綜合評議等,同時專門設置了退出機制,指導各市加強美麗河湖長效管護。
記者看到,山東省美麗河湖評價指標在滿足國家基本要求的基礎上,增設了水體透明度、親水便民設施配套、公眾滿意度等人民群眾好理解、能親近的親民指標,讓治水成效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直觀感受上,銜接了水利部門美麗幸福示范河湖的評選標準,加強了與水文化、水經濟的協同融合。
《工作方案》還在評價指標賦分計算方法中明確了《山東省美麗河湖評價指標體系》各項指標的指標解釋、賦分方法和數據來源,確保指標可計算、可評估。
羅輝表示,《工作方案》的發布,將有力支撐山東省美麗河湖保護、建設與管理,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機制建立,為全國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提供可借鑒、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山東經驗。